顾维超 国家级名老中医
在淮安卫生界,他是唯一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“国家级名老中医”的医者,虽已年逾七旬,但他坚持每周出3次门诊,面对来自各地患有各种疑难杂症患者渴望的目光,他说,为病人解除痛苦,是我一生的追求。
悬壶济世为民康
——记国家级名老中医顾维超
顾维超, 1944年4月出生,江苏省滨海县陈滩村人。大学本科学历.主任中医师。曾任淮安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、院长。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,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名老中医。曾兼任中国中医老年病学术研究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张锡纯学术研究会理事、江苏省中医学会老年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江苏省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省、市中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及市中医组组长.淮安市第三、四届政协委员等职。
医生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,唯有不懈地探索与跋涉,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。
顾维超早年家境贫寒,加之幼丧病母,给他稚嫩的心灵以沉重的创伤。少年时代的他,即受当地名中医、亲戚、近邻李氏的影响,耳濡目染大医风范,从小就立志研习岐黄之术,将来做一代名医以济世活人,遂发奋求学,终于如愿以偿,于1964年夏考入南京中医学院(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)医疗系。在校6年,以其勤奋好学,才思敏捷而备受师长们的好评。
1970年毕业后,顾维超一度担任西学中班的教学工作,在兢兢业业备课、授课的同时,也为日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1972年初,他开始在基层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,适逢当年乙脑、肝炎、流行性出血热等急性疫病流行。翌年春冬,又遇麻疹暴发,此等病症皆是中医疗效较好的病种,顾维超在临床上得到了磨炼,经常是日诊众疾,夜习《黄帝内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温病条辨》等经典名著,并潜心研习近代名医张锡纯的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,从中吸取张氏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,并在临证时加以运用、发挥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将近10年的繁忙诊疗工作中,他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,成为当地颇有名望的年轻中医。1976年5月,顾维超受组织派遣到江苏省中医院内科进修年余,有幸跟随徐景藩、曹鸣高两位教授习业,经过两位名医的悉心指教,其学术理论水平和诊疗技能得到显著提高,为其后的临床工作增添了活力。1979年年底,他又参加当地县级中医院的筹建工作,并坚持不脱离临床。1982年年初,时值淮阴地区中医院开诊之际,即调至现今的淮安市中医院工作至退休。
顾维超历经多年中医临床工作的经验积累,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,兼治老年病,妇、儿、皮、外等科病证。20世纪80年代初,他就预见我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,老年病防治将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,于是他将精力集中在研究诊治老年人多发的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病等方面。较早地总结并提出糖尿病从脾论治;积极倡导心脑共主神明;脑中风应分期(先兆期、卒中昏迷期、恢复期、后遗症期)辨治;阳和汤亦能治疗内科诸多疑难杂症;肿瘤的治疗应始终以扶正、攻邪、随证相结合辨治等学术观点和诊疗经验。他的这些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在国内同行中颇受重视,并得到医家们的认可。他的临谪还主张宏观与微观、整体与局部、辨病与辨证并重、衷中参西的思维模式调治病证,并确立“遇病权衡缓急与轻重,如遇外感兼夹先解表,气机不畅先镶郁,运化失司首调中,阴阳失衡调脏腑,诸症纷呈抓主症,病证结合求因机羹确立治法选方药,中西合参防失误”的辨治心法,在临床上颇为实用。他在大量的医疗实践基础上,认真总结经验,笔耕不辍,先后在省级(包括中国台湾)及国家级中医刊物和日本等国中医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60余篇。早在1991年,他就结合个人多年诊治老年病的经验编著成《中医老年病证治》絮著刊行于世,此书在海内外影响较大。其后又参编国家级《实用中医脑病学》大型专著,并担任编委。他尤爱研读近代名医张锡纯的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,并将其多年对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及医疗经验的研究成果编著成《<医学衷中参西录>研究》一书,此书在中国台湾中医界、日本汉方界颇有影响,日本的张氏学术研究组织还专门求购此书并召开学术研讨会。他还主编江苏省中医住院医师必读《中医内科学》,并担任该系列丛书编委。近年来,为了配合国家举办的“中医中药中国行”活动,向民众普及中医中药知识,他在繁忙的诊务之余,应约亲笔撰写《名中医诊疗手记》50余篇,在当地报刊上连载,并出版了50余万字的《杏林耕耘录》,获得广大读者好评。此外,他还被中国台湾《自然保健》杂志社聘为顾问和特约撰稿人。其所研制的上感合剂、愈咳糖浆、益气除疲合剂等院制剂,一直沿用至今,疗效显著。
让痛苦的呻吟平息,让温馨湿润的春风吹拂患者无助的心灵。
顾维超一生热爱中医,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医事业中去,用实际行动践行张锡纯先生所言:“学医者,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,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。”他认为,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生命科学,医者必须专心投入,执着追求,无私奉献。他常说:“要想做一个好医生,首先必须做一个德高、业精的人。”因此,他总以“诚”“信”二字为做人之本。他说,“诚”乃诚恳、诚实;“信”即对事业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,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,必定能达到理想的境界。因此,他坚持勤学习、多实践、善总结、求新知,持之以恒,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成功。他尊重科学,对疗效、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都能实事求是,客观评价,严谨治学。对跟随他学习的进修医生、实习医生都能精心培养、严格要求,即使他们独立工作后,也经常关心他们的成长。他乐于为热爱中医并有强烈事业心的年轻中医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甘为人梯,精心指导、培养有志于中医事业的青年人,以使他们尽快成才,使中医后继有人、有术。多年来,受过他指导的年轻中医,如今都已成为各地的中医骨干,有些在当地还颇有名气。
顾维超认为,医无止境,中医学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,要想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,必须不断研究新学,坚持活到老,学到老,持之以恒,不可浅尝辄止,半途而废。对医学的难点、热点问题,既要探古,又要求今,尤其要衷中参西,取长补短,开阔视野,启发思维,创立新法,并始终坚持用中医药方法去解决难题。因此,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日诊病,夜读书,作笔记,勤思考,学以致用。他常读的医书除中医经典著作和张锡纯的医著外,还有《脾胃论》《温热论》《医林改错》《血证论》等历代有影响的医籍和现代中医大家。施今墨、岳美中、曹呜高以及国医大师徐景藩、朱良春、颜德馨等的医学著作。他强调,作为一个医生,不应仅仅满足于看病而已,还要带着实践中的问题,不断探索、总结,积累经验、体会,著书立说,以求不断创新、提高,这样才能推动中医学术不断发展。
宝剑峰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四十年的兢兢业业只为着对生命的执着呼唤。
顾维超在日常诊疗工作中,对待病人不分贫富贵贱,一律以诚相待,精心诊治。深知医生的知识来自于病人,必须把病人放在首位,并反复告诫后学,对待病人不仅要热心、诚心,还要精心、技精。只有这样,才能不负众望,造福于患者,取信于患者,同时也才会受到患者的尊重和厚爱。正因他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、孜孜不倦地执着追求,不断弘扬国粹,发展、创新中医学术,并为民众的健康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,因而多次受到县、市、省级党政部门表彰,并当选为江苏省劳模,还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中医、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授人。如今他虽已年近古稀,仍老骥伏枥,不辞劳苦,辛勤耕耘在杏林之中,继续为省内外广大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上一篇:李坚 心理咨询科主任医师
下一篇:郑金玉 神经外科科主任